赤壁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自学指导 [复制链接]

1#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它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作者是明代的罗贯中。

书中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这篇课文就是根据其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首先我们要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记忆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本文指周瑜因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而心生怨恨。

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本文形容诸葛亮很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字词过关之后就要大声朗读课文,特别要注意读准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读熟练。

课文篇幅较长,但脉络很清晰。熟读课文之后,我们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课文开门见山告诉我们周瑜很妒忌诸葛亮,所以他以商议军事为由设计陷害诸葛亮。这就是故事的起因。第三自然段至第九自然段写诸葛利用草船问曹操借箭的经过。这是课文的主体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写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合起来,加上恰当的连接词,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清了文章脉络,我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划出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在旁边写上批注。比如第二自然段中周瑜与诸葛亮的对话,看似平常,却暗藏杀机,这是两人第一次斗智。

读到这里我们可以想一想:

诸葛亮为何毫不犹豫就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还立下军令状?周瑜见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为什么很高兴?周瑜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事先设计好的,一步步把诸葛亮引进他提前挖好的“坑”,见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他以为诸葛亮中计了,所以很高兴。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周瑜的险恶用心,对才能胜于自己的人设计陷害,可见此人心胸极其狭窄。

诸葛亮真的中计了吗?通过了解故事的发展,我们知道了诸葛亮早已洞悉一切,为了维护吴蜀联盟假装中计。他通过观天象知道三天后有东南风,有大雾,适合借箭,所以主动把期限缩短为三天。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诸葛亮顾全大局和神机妙算的特点。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的第二部分有更加充分的体现:

知天文,识地理。提前通过观测天象知道第三天有大雾,客观条件成熟,借箭时提前调转船头,方便撤退。

识人心。知道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不会见死不救,所以找他帮忙准备二十条草船;知道曹操生性多疑,用兵向来谨慎,看不清对方虚实的情况必然不会不会出兵,只会派弓箭手放箭防卸。

诸葛亮让二十条草船“一”字排开,增加受箭面积,同时让兵士大声擂鼓呐喊,既是虚张声势,令曹军不敢出动,又是为了让曹军弓箭手找准目标。

这些描写,把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到这里,我们已经大体把握了课文中几个人物的特点,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

周瑜:心胸狭窄、阴险狡诈、嫉贤妒能、不顾大局。诸葛亮:神机妙算、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有胆有识、知人善用。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

《三国演义》是教育部推荐的小学生必读经典书目之一。

¥10四大名著全套青少年小学生版原著正版/四五六年级必读课外阅读书籍精装珍藏版淘宝¥29.8¥58.8购买

“草船借箭”是著名的“赤壁之战”中的一小部分,原著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精彩的故事,比如“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等等。小学阶段有很多需要掌握的成语和歇后语也出自这本名著。

结语:

学好语文关键在于课外阅读。如果说精彩的课文是一颗耀眼的珍珠,那么原著则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大家不容错过。

往期导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预习要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祖父的园子》预习要领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月是故乡明》预习要领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梅花魂》预习要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