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爆料三国,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啊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

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对诸葛亮和周瑜估计都很熟悉。在赤壁大战这一段,两人的交集也是磨出了一阵火花。《三国演义》将周瑜写成了一个气量狭小,妒忌诸葛亮才能的这么一个人,来反衬诸葛亮的高风亮节。三气周瑜,周瑜活生生被诸葛亮气死,罗贯中也是够狠的,堂堂的东吴大都督竟然被描写成气量狭小之人,估计周瑜会被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吧!小说家之词不可轻信,那么,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正史中关于周瑜的死是这么描述的:

公元年(建安十五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西蜀的方案,但在周瑜赶回驻地江陵,准备出征的路上时得了重病,最终卒于巴丘,时年三十六岁。

正史中对周瑜的死描述地非常简单,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病。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谁也逃不过,而这种说法既然记载在正史上,可信度还是十分之高的。

而到了《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凸显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将周瑜描述成了一个心胸狭小之人,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被活活气死。小说家的言论都带着作者的私人情感以及艺术渲染在里面,并不可信。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周瑜(年—年),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诸葛亮一生高风亮节,德才兼备,被历代君王文人骚客所推崇。到了明代的时候,诸葛亮的名气甚至于已经大大超过了先主刘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罗贯中开始着手编写《三国演义》。蜀汉的败亡令人唏嘘,诸葛亮的七出岐山,病逝于五丈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呕心沥血更让后人缅怀尊敬,作为文人的罗贯中自然而然的受到了这些思想的左右,在编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就难免不会夹杂着私人情感,而且当时的社会以及统治阶层均推崇诸葛亮,更是让罗贯中在编写的时候就不自然的带上枷锁,这种局限之下写出来的《三国演义》就会就会有很多的夸张虚假的成分在里面。可以说,罗贯中是变着法子来褒奖蜀汉一方,而对于当时的东吴和曹魏则是尽力贬之。这样做是极不可取的,但是社会的局限性让罗贯中也无可奈何,只能这样写来迎合大众的价值观。

正史中的周瑜,智计并不弱于诸葛亮,而且行事光明磊落,高风亮节,这也是他能作为东吴大都督的原因。赤壁之战,以五万兵力对战曹操的八十万大军,战前以黄盖诈降,后期以火攻之计大破曹操八十万大军,差点就将曹操抓住。周郎之智并不亚于诸葛亮,而且从作战指挥来看,周郎的指挥水平也在诸葛亮之上。不然何以以区区五万兵力大破曹操八十万大军。而且,在赤壁之战之前周瑜就开始着手准备,黄盖诈降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正是在周瑜的统筹调度之下,东吴集中优势兵力与曹操大战与赤壁。胜利并非偶然也,赤壁之战将周瑜之智、之勇表现的淋漓尽致。从中也可以看出,周瑜的能力并不在诸葛亮之下,那么罗贯中《三国演义》中三气周瑜的描述就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以周瑜的能力、地位完全没有必要嫉妒诸葛亮。作为东吴的大都督,而且有美妻小乔相伴,对比当时还在刘备手下周旋,并娶阿黄丑妻的诸葛亮,周瑜真心没有这个必要去妒忌诸葛亮,更不可能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所以说,周瑜被诸葛亮气死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如正史所说,周瑜死于病痛是最有可能性的!

单选

诸葛亮和周瑜你更欣赏谁?

诸葛亮周瑜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