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看电影赤壁草根一一 [复制链接]

1#

电影是门综合艺术,地球人都知道。电影和文学、戏剧、音乐的关系紧密,像一妈生出的孩子,组成一个大家庭。文学、戏剧、音乐早于电影,说他们是兄弟姊妹好象还不恰当。先有文学,文学起源于文字,诞生于人类开始说话之后。有了语言,我们的祖先开始造字,开始用文字记事。音乐也在人类有了文字之后。关于现代传媒太猖狂,把电影院的观众都赶回了家里,看电视,后来就上起了网。曾经有段时间,电影院门可罗雀,冷冷清清。难以想象曾经辉煌时的万人空巷。现在做电影,好象不太流行,看电影也没有多大兴趣。电影诞生于上世纪初,最开始属于默片,没有声音。随着外国的入侵进入了中国。电影《黄飞鸿》里面就出现过十三姨从外国带回的电影的雏形。到现在,电影渐渐从抢手走向冷清,从大众走向小众,从热闹走向寂寞。基本回归它初。
  
  
  

电影《赤壁》改编自小说《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在文革时期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易中天说三国后,社会上又掀起了一股三国热。市场上的《三国演义》大卖,易中天本人的《品三国》再版了好几次。林俊杰唱《曹操》,英雄相惜。在这个上市的《赤壁》,可谓时机成熟,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特别是在四川遭受特大地震之后,人们呼唤英雄,鼓舞斗志。火热的剧情必然振奋人心。电影通常会带动人们返回到原著中,激发阅读的兴趣。这是电影和电视不可磨灭的功劳。但是改编名著是最不套好的事情。忠实于原著吧,缺乏现代意识,可能没有创意。遭受批评是难免的。改编原著吧,弄不好会弄巧成拙,费力不讨好。进亦忧,退亦忧。那就需要导演具有极强的市场眼光,审美意识。审时度势,坚持到底。
  
  

吴宇森原来在香港混,后来到了好莱坞,好象是靠打出家的,引申出暴力美学。他的电影里面总少不了打斗,有时候特别血腥残忍。观众看得过瘾。人性之中,也有恶的一面,摧残同类可能有种快感吧。不然打斗片为何那样受青睐,远远胜过艳情片呢?在刀枪的发泄中释放疲惫,不满,委屈,是一种极佳的休闲方式。常常吴宇森的电影被引用为经典,像《喋血英雄》。有暴力,还要有性感、裸露的流行元素。他就抓住周瑜和小乔的爱情,婚姻生活。时不时让大美女露胳膊大腿,换取点噱头,爆发点人气。美女裸露,神仙无主,别说凡人。还有二人适时抱一抱,气喘吁吁,干柴烈火的干一仗,那更是卖点。十足的卖点。女人味道不同。看小乔被演绎成了花瓶,林志玲功不可没。做做家务,泡功夫茶,像酒家女,手脚僵硬得不行。这就是老吴颠覆的形象。

至于周瑜悲楚连连,眼神时常忧郁,哪里有英雄的气质?苏轼的《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梁朝伟在言情剧里混混还可以,什么《花样年华》,缠缠绵绵,欲罢不能。在《英雄》里面演出,一点大侠的味道都没有。至少周瑜还是要找个有点MAN的硬汉来演。梁朝伟不合适,也是个败笔。至于金城武表现尚可,基本把老吴的意思理解透了。把一个经书满满腹,潇洒自如的诸葛亮演出来了,还加上了自己的观点。不错,是一个亮点,文武双全。
  
  
  

音乐太单薄,与剧情不符合,有点像卡通片。武打动作,太过游戏风格,虚假而做作。这和音乐倒还满适合的。可能电影想吸引更多的80、90后吧,为了适应他们的游戏口味。盖棺定论,电影已经成型,怎么看,怎么评就是观众的事情了。与作者关系不大。娱乐化染病电影,好象是媚俗,讨好一部分趣味不高的观众。都是商业惹的祸。纯艺术电影的导演还没有诞生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