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赤壁战址在黄州为何从不涉及邾城 [复制链接]

1#
赤壁战址在黄州,为何从不涉及邾城?作者梁敢雄小序:为批驳CCTV7所播“重走古战场”四集电视剧特意否定赤壁战址黄州说,在下写了不到五千字文。因中风后遗症脑筋不够用了,只好分四段、四次发于群上。兹对今黄州学者提出的:赤壁战址若在黄州,为何不提近在咫尺的邾城之有益质疑,恐怕也得分几个问题、几次作答才行。一,如赤壁之战发生在赤鼻山黄州有学者质疑赤壁战址在黄州,认为自古著名的邾城与黄州赤壁矶近在咫尺,若赤壁之战发生在黄州赤壁,岂能不提邾城!为回答方便起见,首先应该明确以下三点无须争论的亊实:⑴黄州城北郊今名禹王城者,就是楚灭邾囯、迁封邾君于此地的邾王城,秦、汉衡山郡治或衡山囯都、两汉的邾县城。东晋西阳郡曾治此,于咸康年间为后赵胡骑践毁。除《水经注·江水》对邾县故城的兴废有很长一段历史介绍外,黄州学者对此已明清府、县志的错误认识、巳讲得很清楚了。可参见黄州历史文化学会等六家联合编《黄州邾城及螺蛳山遗址论文集》(香港文艺出版社)所收多篇论文所述。⑵今黄州赤壁最早的古称:北魏《水经注》称之为赤鼻山;稍晚是梁代庾信称鄂州钓台斜对岸为赤岸即今赤壁矶上游一带;最早有明文称赤壁战场在黄州者是晚唐杜牧。⑶邾县故城距赤壁矶不足十里。黄州城和堵城镇有一俗语叫“上七下八”,指的是从堵城(以枫香桥为界)到禹王城有七里,从黄州北城到禹王城(以望夫墩为标志)有八里。另,从黄州北城(以大士阁后峰为标志)到赤壁矶至多一里。这就是说赤壁矶到禹王城不足十里。鉴于黄州城在唐宋时尚为苇葭大泽之乡。除非用船取道长江出行外,承刘盛佳学长教:只有呈人字形的两条陆路通向外地。黄州城就在人字形两笔交叉处:往东,径路口岗到路口鎮及其东;往北,径堵城岗到堵城及其北。其他则遍布湖汊,无他路可通(此)。如果赤壁大战发生在黄州、曹操水军大寨就扎在赤壁矶附近的话,则意味着曹操二十多万的大军从长江上游自北南下(这段近三十里长江是南北走向的),其步骑兵必定密集屯驻在邾城直到赤壁矶一线十多里地段上。两汉的邾县城(《三国志》裴注载:汉末甘宁曾为邾长)甚至会成为曹氏北兵(以步骑军为主)的主要扎营地。魏晋史料记载的赤壁之战如发生在赤鼻山或曰赤壁矶的话,一定会指明其附近就是两汉的邾县城。甚至《三国志·吴书》大可不必提当时很不出名的乌林(直到宋代才有文字记载,但尚未指明在团风),而要用“邾城之役”来替代“乌林之役”了。因为邾县故城曾作秦汉衡山郡治、衡山国都,远远比乌林闻名得多!甚至比赤鼻山、比赤岸名气还大。黄州少数先生发出质疑的前提,似乎是依从了许多人认为的黄州赤壁只是指赤鼻山,或者说只是指黄州赤壁矶之说法。二如赤壁之战发生在黄州赤岸上段乌林黄州赤壁绝非仅指赤壁矶这一个点,而是由举水古入江口至黄州赤壁矶这条沿江赤岸线。这条赤岸线也即曹植在“求自试疏”中所谓“臣昔从先武皇帝南极赤岸”所言的赤岸(见《三国志·陈思王植传》载)。首先要说明是:今黄州到团风是50里。这是堵城到团风的干堤修成后的距离(虽修成年代待考,但决不早于明代)。在古代尚无此呈弦线切短的干堤时,江水距今干堤东面2-10里的山岗呈弯弯曲曲不规则的弧形沿流至堵城,其流程比沿堵团干堤流程至少多出几十里!乌林则在团风的东北面,那么从黄州经堵城、团风到王家坊乡举水岸足足有一百多里,这一带均属乌林。据苏辙《黄州快哉亭记》云:“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波澜汹涌,风云开阖”,亦可见这段由黄州赤壁矶至团风王家坊这条赤岸线至少有一百多里长。梁庾信在名著《哀江南赋》中称鄂州钓台斜向对岸为赤岸(见北衲本《周书·庾信传》载),即今赤壁矶上游一带,但未言赤岸有多长。亊实上,江北岸有上起举水入江口下沿王家坊、响水、方高坪、团风、回龙乌龙庵、堵城、禹王、直至黄州府城西的赤壁矶的连绵山崖、其色丹赤、陡峭如壁、耸立江边百余里(其中有溪涧入江而留有缺口)的赤岩岸线。据刘盛佳等著《湖北省地理》(武汉教育出版社,P36—37)记载:襄(阳)广(济)深断裂与麻城大断裂几乎裂垂直相交于团风沿江附近。襄广深断裂过此相交点后与长江流向基本平行向东南经黄冈县向东沿申至广济。襄(阳)广(济)断裂带自武汉至广济这一段红层断裂面,经过江水万年冲刷而沿江裸露出来而形成了百里赤岸景观!年长江大堤破,江水正沿着这一赤岸线流过的。黄州赤壁说者都认可曹操水陆大寨屯扎在今团风的乌林,这就是说曹操的水、陸大寨并非屯扎在百里赤岸线的下端赤鼻山或曰赤壁矶,而屯兵在百里赤岸线的上段的团风至王家坊即乌林之地,与下游百里之外的邾城没有太大关系(最多曹军巡逻哨可设于此),所以魏晋史料记赤壁之战场从不涉及邾城。三,曹操水军大营屯扎在团风江口、举州港湾内承华师大地理学博导刘盛佳先生赐教:古代船舶不能停靠深水陡岸,一般要停泊于洲、澳。(如范成大《吴船录》八月二十三日黄州记:“黄冈岸下素号不可泊舟,行旅患之。”)。鉴于曹军船多、簰多,必定会泊驻于有较深的港湾內甚至与内湖相通。其好处是:①容量大,可建成容纳较多人马的大本营;②水面较平静、风浪小,适于北军操练与生活。然而这种港湾虽甚有利却有一弊:因其内遍生芦苇、茅草。时值冬天时芦,茅正枯黄,一旦着火极易全部引燃,整个港湾将有陷入火海之险。当年曹操被黄盖诈降所骗,没有防范黄盖船队靠近,恰恰碰上“东南风急”,被“数十艘”火船同时冲入,才导致“烧尽北船”、“悉延烧岸上营落”而溃败。黄州赤岸上段岸上、号称乌林处当时正有这样的港湾。举水入江口下的团风镇一带江面自古号称鹅公颈,弯曲程度甚大,最易产生沙洲与江滩。历史上举水入江一带沙洲通称举洲,实乃一沙洲群。它洲大、数多、且移动,聚散频繁。团风镇直到建囯初四周都有水,它实际上是古代举洲遗留下的最大一洲。北宋时此洲上已设有团风镇(见《元丰九域志》卷五),唐代人则称“大破曹操军于赤壁江口”(见唐人著《建康实录·吴太祖》)。这个“赤壁江口”正是团风稍上游王家坊的举水入江口(此处举水对岸即新洲大埠口)。两汉三国时长江水更大,洲内侧港湾往北直通向二十里外的王家坊而与举水河相接,今团风镇自南往北留下靑草湖、黄草湖、占家湖等一连串的湖泊,正是这一大长江港湾遗留下来的河迹湖。这一帯统统在号称乌林的范围内。《三国志·周瑜传》及其注引《江表传》言:“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悉延烧岸上营落”。注意:《周瑜传》所说的悉字与《江表传》所说的尽字均有全、都之义。历来战址论争者,似乎对“烧尽北船”、“悉延烧岸上营落”即烧光、烧尽所必须的地理环境都没有注意到:如果曹军船舰沿开阔江岸停靠,如今之洪湖乌林沿江或今黄州赤壁矶一带,停船一字排开的话,那么一船着火,他船马上散开,可自由进退江中,根本不可能“烧尽北船”,更不致于“悉延烧岸上营落”即把岸上的营寨全都烧着了!正由于曹操水陆大寨扎在举洲港湾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内,才有可能整个港湾都着火了而导至屯扎在港湾内的曹水陆大军全军溃败。

编辑黄冈文学编辑部

联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