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新部编版必修上册赤壁赋4完结篇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4785554.html
④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我问:“你也知道那水与月吗?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永不复返),而并没有流去;(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却终究没有增减的变化。{这句话的意思是:水虽然流去,但是水还是水;月亮虽然有圆有缺,但是月亮还是月亮。}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而又羡慕什么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从变化的一面来看,天地万物时刻在变化;从不变的一面来看,我们与万物一样都是永恒的。}况且天地之间,万物各有自己的主人,如果不是我(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得到了它就成为了声音,眼睛遇到了它就成为了颜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竭尽,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逝,往、流逝。未尝往,意思是江水虽然在不断地奔流,但前者去后者来,始终滔滔不绝,如同没有流去。盈虚者如彼:盈,满。虚,缺。盈虚者如彼,时圆时缺的月亮像那样(不断地圆缺),意译为“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而卒莫消长也:卒,终究。莫,没有。消长,消减和增长。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盖,表示假设的语气。将,这里表示假设。自,从。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可译为“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且夫天地之间:且夫,用于句首,表示意思推进一步,可译为“再说、况且”。苟非吾之所有:苟,如果、假设。虽一毫而莫取:虽,即使。惟江上之清风:惟,只、只有。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是,这。造物者,原指“天”,就是现在所说的“自然”。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宾语前置句:而又何羡乎(何羡:羡慕什么)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第四小节,是苏轼针对客人“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此来宽解对方。客人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所以,苏轼就以“江水、明月”开篇——“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然后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那么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所以就不必羡慕大自然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但是,大自然中的美景是无穷无尽的宝藏,可以任意享用——“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转而,由悲又入喜。⑤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客人高兴地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吃完了,杯盘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东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洗盏更酌:更,再。酌,斟酒喝,斟酒。更酌,重新斟酒。肴核既尽:肴核,菜肴和果品。杯盘狼籍:狼籍,凌乱,也写作“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相与,相互。枕藉,枕着垫着。乎,相当于“于”,在。不知东方之既白: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既,已经。白,明亮。既白,已经明亮,即“天明”之意。通假字:杯盘狼籍(同“藉”)词类活用:肴核既尽(形容词作动词,吃完)第五小节,写客人听了苏子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一觉睡到大天亮——“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