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悉知《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为“武赤壁”。可能少数人知晓苏东坡有三诵赤壁后被喻为“文赤壁”的赤壁之词。
先说三国时,在湖北蒲圻县赤壁山,孙权手下大将周瑜采用部将黄盖火攻战建议,焚烧曹操“千里舳舻”,大败称雄一世的曹军于赤壁山下,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创立了以少敌多,出奇制胜的辉煌战例。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战。
从那以后,千百年以来,赤壁一直是凭吊古人,嗟叹荣辱,怀古感今的场地。历代文人则更借游山玩水之机,到此一览,作诗赋词,感慨兴叹。大诗人李白就曾赋诗赞叹: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元裕之也曾赋诗云:
“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
至今图画见赤壁,仿佛烧虏留余踪。”
杜牧也作《赤壁》诗二首,其中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可见,赤壁所在,真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多数文人悉知大文豪苏轼与赤壁的关系,在湖北的黄州被称“文赤壁”之地。通过苏轼诵怀赤壁,却似乎有着更深刻的历史背景,所赋诗文也有其思想感情的特殊性。
北宋元丰二年,即公元年,苏轼作为当时统治集团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的不幸者,被谏官李定等人摘其诗文中讽刺诗句,弹劾他讪谤朝政,被捕入狱。经“乌台诗案”的“洗礼”。苏轼几经残酷折磨,被贬黄州,设职团练副使,实际上是当作罪人被发配到此。经过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常以功名自许的苏轼,感到自己怀才不遇,功名不就,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又颠沛流离,可以说人生的最低谷时期莫过于此,于是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元丰五年,即公元年,苏轼在此度过三年清贫苦闷的谪居生活之后,曾几度闲游赤壁。此时此刻,他满眼雄图,触景伤情,不禁怅然怀古,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一词两赋都是千古绝唱,同时,也是他思想变化的真实写照。不过,长江两岸名为赤壁的地方有五处之多,苏轼所游赤壁实为湖北黄冈赤壁矶,并非三国赤壁战场实处。但他意在怀古,不在考古,故权且借“人道是”这种疑似之言,以黄州赤壁替代三国赤壁。
《念奴娇》一词,可能是苏轼咏怀赤壁的第一篇作品。作者登临赤壁,极目江山胜迹,当年“多少豪杰”汇集于此的盛况垂入眼帘。然而“大江东夫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由此起兴,引起对昔日英雄周瑜的追忆……。词中以咏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画图难足的壮丽景色,衬托出当年火烧赤壁的英雄人物,从而表现出作者对才智出类拔萃,少年功成名就,“雄姿英发”周瑜的歆羡和激赏。词的下片,苏轼又着力渲染了周瑜才高智富,于“谈笑间”使“强虏灰飞烟灭”的辉煌战绩,以此反衬出自己贬职谪居,47岁不得功名,无所建树的沮丧心境;继而怀古伤今,忧叹“人间如梦”,以感慨伤怜自身作结,抒发了惆怅失意的思想感情和有志无成的矛盾心理。
这首词兼有激奋和感伤两重色彩,正是苏轼内心世界矛盾的反映。但词的基调尚有豪放积极,可以看出,苏轼愧于前人业绩,还是激起了奋发上进情感的。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这是《前赤壁赋》开头所言。可见,是元丰五年7月16日苏轼游赤壁时所作。如果说在《念奴娇》词里,苏轼主要揭示了自己内心世界的矛盾,而在《前赤壁赋》里则重在解决内心矛盾。“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首先从清风皎月,水光相织的赤壁江上夜景入笔,描绘了一幅“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的极乐景象,有如“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继而又从超然之乐迭入现实生活的空虚、苦闷之中。
作者巧妙地借“客”人之口,道出自己“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复杂心境。原来的感奋一跌千尺,早不知其所在。继之而来的是对“水与月”等自然现象富有哲理的分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作者显然企图通过这番解释,使自己从痛苦的精神折磨中挣扎和解脱出来,从“遗世独立,羽化登仙”,超尘绝世,了无牵挂的“人间之梦”中找到寄托和出路。换句话,功成名就与无所作为都是命里注定的,于此,“而又何羡乎?”苏轼作“变”与“不变”的分析,目的在于论证他“天地之间,物各有主”的宿命论观点,二者正相吻合。
苏轼这种超尘绝俗,虚无缥缈的思想,到他三个月后“复游于赤壁”而作《后赤壁赋》时,则显得更加鲜明、突出。前面一词一赋,始终兼有怀古伤今,感奋激发之情,而在后赋里,作者对当年赤壁之战的宏图奇景却只字未提,即没了感奋的色彩,也不为周郎的年青有为所激动,煞似看破红尘。
整篇赋里句句冬景,字字悠闲,写到最后,竟然有“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之“孤鹤”掠舟而飞;又有道士化鹤,梦中显形之幻觉。写得神乎其神,迷离恍惚,真如入羽化登仙之境了。苏轼初游赤壁,便触景生情,怀古伤今,慨叹自身,陷入内心矛盾之中。但在当时环境条件下,他内心的矛盾又不可能得到解决。正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苏轼“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他攀山游水,吟赏烟霞,放舟中流,听其所止。
这一切又使他从清风明月中得到聊慰,终于寻觅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至此,苏轼内心的矛盾算是得到了“完整的解释”,超尘脱俗,与世隔绝,遗世独立,自得其乐。
从苏轼三诵赤壁中,我们确实不难看出他超然现实,脱尘绝俗思想的微妙变化过程。这和他以后从一个激烈顽固的保守派,到成为一个无所用心,悠闲自乐的失意文人,是很相一致的。
对于苏轼诗词,特别是理解他闲居黄州时的众多作品中,“三诵赤壁”,这在现实生活中一定会带着如哲理般的光电,时刻触感我们以古通今,照亮前程。当然,这三篇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与当时一些落魄不得志的封建文人思想典型相似,表现了封建士大夫那种洁身自好、悠闲自得的情趣。同时又是一种纵情山水,遂缘自适的混世哲学,渗透着听天由命的唯心主义宿命论观点。这是我们今天学习古代诗文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更要特别结合时代更新而愈加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苏轼谪居黄州时,曾写过许多作品,但唯独此三篇诵怀赤壁的作品较完整,突出地反映了他当时的思想境界,可见赤壁与苏轼当时的思想和现实联系,却起到一定的影响,所以人越是在最低谷的时候,舒怀若谷,内敛沉稳,就如苏东坡三诵赤壁,千古绝写,这在历史文坛上纵身一跃,震惊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