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孙权劝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正确翻译文言文,掌握其中重点的实词和虚词,以及特殊的文言现象。如倒装句、省略句、古今异义词等。
2.思维发展与提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常见用法,掌握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言的含义。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启迪。
4.文化传承与理解:.懂得“开卷有益”的道理,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对自己的成长意义重大;敦促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常见用法,掌握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言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方法;揣摩文中的对话,感受人物说话时口吻、神态和心理,体会利用对话组织材料的妙处。
三、教学设想
《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叙的是孙权规劝吕蒙要勤勉学习,开卷有益、与时俱进的故事。文章所体现的刻苦求学,要与时代共同进步的思想,对今天的广大中学生有极强的教育意义。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情趣,尤其是通过对话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学的重点是反复诵读,积累文中重点词句,把握文章的主旨。难点是从品味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入手,领悟学习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七年级学生对《三国演义》肯定不会陌生,从各类媒体中都会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但大多数学生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没有从语言的角度来深刻理解人物形象,缺乏理性的认识。同时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文言知识,对文本大意的理解不会有问题。但对文本中重点词句和人物形象的认识仍需引导和点拨。因此,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与老师的点拨相结合来解决。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迷惑关羽,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这个人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荆州失败,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计。这个夺荆州擒关羽的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三国演义》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这么厉害呢?今天要学的《孙权劝学》会告诉我们这个原因的。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世称涑水先生,死后追封“温国公”。
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司马光学识渊博,尤精于史。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退居西京洛阳。历任闲职,专志修史。历时十九年完成了《资治通鉴》。
2.作品简介
《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写,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年间的史事。内容丰富,叙事简练,是富有一定文学价值的历史名著。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3.背景人物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阳(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4.相关背景
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文章所叙故事发生于三国之初。孙权大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后,不久病死于江陵。鲁肃接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5.文体知识
中国古代史书体裁名称之一。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孤岂欲卿(qīng)治经为(wéi)博士邪(yé);
⑵孰(shú)若孤;
⑶即更(gēng)刮目相待;
⑷肃遂(suì)拜蒙母〖半身不遂(suí)
2.释义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道,道路。
一词多义:
当:但当涉猎(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掌管,担当)
见:见往事耳(动词,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
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一起构成动词,认为)
大:大惊(副词,表程度,十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形容词,年长)
四、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1.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和节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特别提示:卿(qīng)邪(yé)孰(shú)遂(su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学生结合文下注释,自主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复述故事。
预设:
当初,孙权语重心长地对吕蒙说:“爱卿,你如今大权在握,执掌军中大事,不可以不学习啊!”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恳切地说:“我并不是要你熟读经史子集,成为学富五车的博士。你只需要粗略地阅读一些兵书,了解一些历史就可以了。你说自己忙,难道比得上我吗?我都经常抽时间读书,是因为我觉得读书收益很大。”吕蒙听闻,不好意思再推脱,于是开始潜心学习。过了一段时间,鲁肃经过寻阳,与吕蒙讨论军国大事,震惊于他在才干和谋略方面的进步。吕蒙自得地说:“常言道,土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的兄长知道这个事情未免也太晚了吧!”鲁肃恭敬地叩拜了吕蒙的母亲,还和自己原来不怎么瞧得起的吕蒙结成了朋友。
师对学生复述过程中感到有困难的语句进行提醒,同时强调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文言语句的翻译,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如留、替、调、补、删等。
3.围绕“学”字,来理清行文思路。
交流: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三国鼎立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可谓水火不容。一向自负的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能让对手如此赞叹,可见孙权非同一般。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提醒他读出,他推三阻四,不肯就学。后来,孙权说了一番话,吕蒙就开始学习了。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下了这个故事。孙权究竟说的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孙权劝学》。
二、小组合作,问题探究
1.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称谓语分别属于哪种情况。课外再搜集一些。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①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有用“卿”为爱称的。
②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③卿:朋友间的爱称。阿蒙:他称,用吕蒙的小名,表示吕蒙变化很大。
④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其它还有很多,表示自称、谦称的有“臣、仆、某、鄙人”等,王侯自称的有“寡人”等,称呼对方有“子、君、足下”等。
2.孙权劝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请问他是怎样劝学的?
首先是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身份“不可不学”;其次是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劝学,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
3.从劝学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孙权以自身为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层层劝解。他可以和部将就非军事、非政治的话题进行交谈。由此可见,孙权平易近人。他对部将严格要求,为提高屡立战功的吕蒙的素质而对其谆谆教导。他具有王者的风范。
4.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可谓是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的关系。请问作者描写二人的对话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何作用?
二人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在东吴,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诸臣中是仅次于周瑜的二号人物。鲁肃之所以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了鲁肃的爱才、敬才,二人的情投意合。这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6.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
7.文章中心既为劝学,为什么不详写吕蒙学习的具体情况和通过学习后他的论议的高妙?
文章的中心在于表现通过学习使人发生巨大变化,只要能表现出这种变化就能突出促进这一变化的动因——学习的巨大作用。文章没有铺叙吕蒙学习的具体状况和他的论议,但通过鲁肃的“大惊”、评价和做法,已非常明显地表现出吕蒙的巨大变化,而这一变化正是学习促成的。这突出了学习的重要和功用。
8.“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现已演变成一耳熟能详的成语。请问这一成语带给你哪些启示?
这一成语告诉我们,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拿老眼光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三、抓住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本文很短,仅有百余字,然而文中的三位人物个个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节课,我们尝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走近人物,感受人物。
1.孙权身为一国之君,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么劝的?请大家把孙权说的话找出来,多读两遍,看看你能从中读出什么。
第一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认为,吕蒙如今身居要职,责任重大,不能不学习。“不可不学”是双重否定,而且句末用了一个感叹号,语气坚决、严肃。这句话表明孙权对吕蒙关爱有加,寄于厚望。读这句时,要用坚决的语气读出上级对下属的关心与期待,读得语重心长。
当吕蒙以军中多务辞时,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邪”后用了一个感叹号来加强语气,看得出孙权在听到吕蒙推托的借口时稍有不悦,流露出责备的语气,“耳”字是“罢了”的意思,说明孙权不想让吕蒙有太大压力,语气由责备变得平和亲切。“孰若孤?”是个反问句,一针见血地指出吕蒙的借口根本不成立。接着他又拿自身经历来现身说法,鼓励吕蒙坚持学习,使吕蒙最终无法推辞。
可见,他对下属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对部下真心关怀,又寄予厚望。把孙权现身说法的话再读一遍,要读出反问和关切的语气,读出语重心长,循循善诱的感觉。
2.吕蒙是如何对待孙权的劝说的?结果怎样?鲁肃的出场有何作用?
①从“蒙辞以军中多务”可知,刚开始吕蒙并不想读书。第二句“蒙乃始就学”说明吕蒙听从了孙权的劝说,发奋图强,勤学苦练、学识大有长进。
②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吕蒙经过努力学习后,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
从鲁肃对吕蒙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惊叹道:“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初的那个吴下阿蒙了。”这是鲁肃与蒙论议后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的赞叹。他已经被眼前这位将军的才略所折服。“大惊”一词形象的写出了他惊讶的神态。他敬才爱才,真心为朋友的进步而高兴,显得坦诚又豪爽。这句话让我们看到,爱上读书后的吕蒙已今非昔比,长进惊人。读这句时要把鲁肃的惊讶与赞叹读出来。
③除了鲁肃的当面赞美,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反映出吕蒙的学识有惊人长进?再读课文再探究。
从吕蒙自己的话也可看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吕蒙用调侃的语气,道出了一位学业有成的将军的骄傲自豪、自得自信。
从文章结尾处“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也可看出。鲁肃是一位博学多智的谋臣,他能郑重地拜见蒙母,并与蒙结为好友,足以说明吕蒙的才识得到了他的认可和尊重,两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所以这最后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出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3.总结两位英雄的形象。
吕蒙:知过就改、勤奋好学;鲁肃:爱才敬才,坦诚豪爽。
4.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要符合人物身份,读出人物的内心情感,最好能加上神态表情和肢体语言,就像演电视一样声情并茂。。
六、研读课文,思维提升
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文在内容、写法上的异同。
明确:从内容上看,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个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个年幼不学,毫无所成。两篇课文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从写法上看,《孙权劝学》一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则叙议结合,借事说理。对比分析,讨论交流
七、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主题探究
明确:《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八、课文总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总有许多时候,我们会为自己不想努力学习找到借口,但是,还是让我们多想想曾经的那个吴下阿蒙吧,让别人也对我们刮目相对。
九、作业布置:
以“我所了解的鲁迅”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字。
教学反思
1.我认为“读”是文言文教学的“根本”,是学好文言文的必由之路。所以本节课朗读贯穿始终,并且各阶段提出的要求不同,有层次,有梯度。初读时,要求读准音,读顺文,在读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疏通文意)再读时,要求读懂意,读出情。(总结收获)品读时,要求读出韵味,读出思考。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文言文的魅力,体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落实新课标中对诵读古诗词的要求。
2.教学设计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点突出,板书简洁有条理。分层作业照顾到各段层的学生,尤其是拔高题,要求用作对联的方式总结感悟,形式新颖且富有挑战性,最后的拓展阅读部分,鼓励学生将《伤仲永》和《孙权劝学》进行对比,既能加深对本文主旨的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思考。
3.授课过程中,既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提倡合作交流,讨论质疑。师生互动,积极融洽。彰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