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曹操身边不乏文臣猛将,荀彧作为曹操的心腹一直都被曹操认为是文臣之首,荀彧在曹操处正在外一直都作为后方主管,不仅为曹操管理后方全部事务,力保曹操后方不失,更是曹操重要的粮草供应官。可以说,如果没有荀彧,曹操根本不会成功一统北方。然而面对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能臣,曹操为何还要将其杀害呢?
赤壁战败的影响曹操赤壁之战战败是荀彧死亡的关键原因之一。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带着对胜利的无限憧憬与对孙、刘两家的极端蔑视挥师南下,妄图终结天下大乱的局面。但是曹操却惨败于联军之手,天下在自己手中重归一统的希望尽数沦为泡影。
赤壁战败可谓是曹操一生之中最大的挫折。赤壁战败后,曹操显然意识到了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天下统一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于是曹操改变了自己的军事思想,与早年的积极进攻相比,遭遇了赤壁战败后的曹操显然在军事方面转攻为守。
就当时的天下局势而言,虽然孙、刘逐渐发展壮大,但北方已大体统一,虽偶有反叛或割据但亦不足为虑。曹操一统天下的愿景已然破灭,加之自身又年事已高,故而不得不“为子孙计”,即加快改朝换代的准备工作。
人才选拔标准的改变关键的准备工作之一便是加速人才选用标准的变更。汉朝的人才选用标准就是以道德为至高准则,故而曹操便一改以德为首的选人方针,将“唯才是举”作为用人原则。
也正如陈寅恪先生在《金明馆丛稿初编》中所说:“夫曹孟德者,旷世之枭杰也。其在汉末,欲取刘氏之皇位而代之,则必先摧毁其劲敌士大夫阶级精神上之堡垒,即汉代传统之儒家思想,然后可以成功,故孟德三令,非仅一时求才之旨意,实标明其政策所在。”
且纵观《三国志》,魏书中近一百位传主的生平可以看出,曹操集团的最终形态建成于公元二〇八年荆州平定。而在赤壁之战失败后才陆续发布的“求才令”,其宣示作用远高于实际作用,即向天下宣告汉朝的标准已经不再适用。
而在选人标准的变更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崔琰与毛玠。
崔琰字季珪,清河人。先仕袁绍,后曹操攻破袁绍,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关于崔琰加入曹操集团之后任职经历,史籍资料上的记载较为零散且不甚明确。
《魏氏春秋》曰:以荀攸为尚书令,凉茂为仆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弈、何夔为尚书,王粲、杜袭、卫觊、和洽为侍中。《献帝起居注》曰:建安十五年,初署征事二人,原与平原王烈俱以选补。崔琰为东曹掾。《三国志》的记载中则有:“辟琰为别驾从事”、“太祖为丞相,琰复为东西曹掾属征事。初授东曹……魏国初建,拜尚书。……迁中尉”的记载,直至最后崔琰被赐死。
毛玠字孝先,陈留人。少为县吏,以清公著称。曹操临兖州,辟毛玠为治中从事。在向曹操提出了著名的“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的战略之后,曹操“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后毛玠“为东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迁右军师。魏国初建,为尚书仆射,复典选举。”直至毛玠被废黜。
《三国志·崔琰传》记载,崔琰初授东曹时,曹操对其说:“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
当时“玠尝为东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
以至于连曹操都感叹道:“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而崔琰和毛玠在曹操霸府中选举人才的结果,完全可以用《三国志·崔琰传》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中的话来概括:
“魏氏初载,委授铨衡,总齐清议,十有馀年。文武群才,多所明拔。”
崔琰与毛玠都是很早就追随曹操的肱骨之臣,并没有任何公开且明确的拥汉言行,但是他们在选举人才的工作之中,不自觉地仍然沿用汉朝的标准,这就注定了他们二人的一死一废。
由崔琰、毛玠二人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从人员结构还是选人用人政策,曹操都用实际行动表现出了对汉朝以德为先选才原则的背离。曹操已经为其所谓的“天命”,做好了人事上的准备。
曹操对内部的清洗进程而曹丕代汉的成功,自然是立足于其父留下的政治遗产之上。早在赤壁战败之前,曹操就已经察觉了其阵营内部的强烈离心现象。赤壁战败只是加速了曹操对其内部的清洗进程,而在事实上曹操清洗忠于汉朝的势力的行动早就已经开始了。
其中最显著的便是打击忠汉名士与汉朝宗室。而忠汉名士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杨彪与孔融。弘农杨氏是东汉在政治上最显赫的家族之一,但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弘农杨氏家族在东汉政权行将就木之时,不得已成为了新政权奠基者的开刀对象。
弘农杨氏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名士杨彪。杨彪作为坚定的忠汉派,在汉献帝落魄之时就坚定追随不离不弃,乃至于
“及李傕、郭汜之乱,彪尽节卫主,崎岖危难之间,几不免于害。”
况且,弘农杨氏作为经学世家,无论是从现实身份地位还是从心理来讲,其对身为“阉宦遗丑”的曹操都能形成不小的压制。因此无论是从哪方面讲,打击弘农杨氏都是曹操不得不办理的事情。
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建安元年,从东都许。时天子新迁,大会公卿,兖州刺史曹操上殿,见彪色不悦,恐于此图之,未得宴设,托疾如厕,因出还营。”
可以看出,当时天子刚刚迁都于许,天子身边忠汉派人士可谓济济一堂。当时还没有完成从军阀到执政者转变的曹操,面对如此阵仗难怪如此狼狈。
基于前文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汉献帝在许的小朝廷成分是相当复杂的。所以曹操以袁术称帝而汝南袁氏与弘农杨氏有姻亲为由,企图消灭杨彪,进而打击世家大族。
陈寅恪先生认为出身寒族的曹氏家族与世家大族有着“社会阶级的区别”,所以无论是基于当时权力的巩固还是为后来的汉魏易代做铺垫,曹操打击弘农杨氏的举动都在所难免。
而在打击弘农杨氏、剥夺杨彪的爵位之后,曹操就将目光瞄准了与弘农杨氏关系密切且出身更加“高贵”的孔融。孔融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汉末名士。汉献帝迁都于许,孔融被任命为将作大匠后任少府。孔融坚守儒家道统,妄图恢复汉帝国的统治。
而正因如此,孔融与曹操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许多矛盾。例如当时曹操意图恢复肉刑,孔融引经据典加以驳斥;曹操想要以袁术僭越称帝为由消灭杨彪,孔融竭力营救;曹操攻破邺城,曹操的长子曹丕娶了袁绍的儿媳甄氏。孔融出言嘲讽,说什么当年周武王消灭了纣王,然后就把妲己赐给周公了。
曹操不明就里还以为孔融圣人之后学问非常,就去请教孔融,结果孔融说:“以今观之,想当然耳。”如此妙语,记载甚多,暂不赘言。语言上的攻击算不得什么,陈琳曾经把曹操骂得头风眩都犯了,结果后来陈琳仍然被曹操重用。
可见孔融的被诛杀的原因完全是其出身与政治立场,孔融始终坚守儒家道统。赤壁战败加之年事已高,显然使曹操丧失了自己的初心。如只居于高位,其权势无法传承尚在其次,霍光家族被清算的结局则一定会在曹家再次上演。
故而赤壁战败后,曹操不得不加速其代汉的准备工作。荀彧的志向便是平定天下、革新政治。而汉室这面大旗是荀彧实现其政治主张的最重要的工具,曹操的种种“为子孙计”,说明他放弃了初心,进而丧失了荀彧与其“戮力同心”的基础。
荀彧的政治立场在汉魏易代的历史进程之中,曹丕、曹植的储君之争无疑是重要的一环。而就荀彧个人的政治态度来说,显然不会支持有篡汉倾向的曹丕,而是倾向于有忠汉倾向的曹植。
况且,就个人交游来看,荀彧也是更加亲密曹植的。荀彧与曹植二人都受旧时代思想影响很深,都对汉朝政权抱有同情。曹植传世作品很多,但为家族之外的人所作的诔极少,其中之一便是为荀彧而作,二人之关系可见一斑。
而荀彧与曹丕的交游见于曹丕的作品《典论·自叙》中:“后军南征,次曲蠡,尚书令荀彧奉使犒军,见余,谈论之末,彧言:闻君善左右射,此实难能。余言执事未睹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彧喜笑曰:乃尔。余曰:将有常径,的有常所,虽每发辄中,非至妙也。若夫驰平原,赴丰草,要狡兽,截轻禽,使弓不虚弯,所中必洞,斯则妙矣。时军祭酒张京在坐,顾彧拊手曰:善。”
对比之下,亲疏自明,前者情真意切而后者仅仅是出于礼貌的附和罢了。不难看出,荀彧的个人能力和个人威望在曹操集团内部无人可及,加之被曹操寄希望于“后事”的郭嘉早逝,曹操自然十分畏惧自己死后欲为周文王而不可得。考虑到这些,曹操就必须尽一切可能削弱汉室宗亲、忠汉派士人和曹植势力。
伏完案与晋魏公据裴松之注《三国志·荀彧传》引《献帝春秋》记载:
“董承之诛,伏后与父完书,言司空杀董承,帝方为报怨。完得书以示彧,彧恶之,久隐而不言。完以示妻弟樊普,普封以呈太祖,太祖阴为之备。彧后恐事觉,欲自发之,因求使至邺,劝太祖以女配帝。太祖曰:今朝廷有伏后,吾女何得以配上,吾以微功见录,位为宰相,岂复赖女宠乎!彧曰:伏后无子,性又凶邪,往常与父书,言辞丑恶,可因此废也。太祖曰:卿昔何不道之?彧阳惊曰:昔已尝为公言也。太祖曰:此岂小事而吾忘之!彧又惊曰:诚未语公邪!昔公在官渡与袁绍相持,恐增内顾之念,故不言尔。太祖曰:官渡事后何以不言?彧无对,谢阙而已。”
这一番对话让曹操甚是惊惧,这个从创业之初就早早追随自己的人,竟然会有这么多危险的秘密瞒着自己。这也难怪从此之后,曹操“以此恨彧,而外含容之”。
等到董昭建议曹操应该当魏公、加九锡时,荀彧的反对态度就更加让曹操“心不能平”了。荀彧这样的聪明人当然能看得出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毕竟王莽也受过九锡,但是荀彧决不甘心自己一生的功业就这样完全毁灭。
所以荀彧“至董昭建立魏公之议,彧意不同,欲言之于太祖。及赍玺书犒军,饮飨礼毕,彧留请间。太祖知彧欲言封事,揖而遣之,彧遂不得言。”
曹操什么话都不想听,直接就把人打发走了。事已至此,荀彧与曹操二人已经完全决裂,再无任何重归于好的可能了。但是荀彧毕竟是一个“德行周备,非正道不用心,名重天下,莫不以为仪表,海内英隽咸宗焉”的人物,除掉这种人就不得不“隐诛”。
多年来的共事使得荀曹二人都十分清楚对方的秉性,曹操很清楚这个连生死都不在乎的名士绝无任何可能使用任何手段收买。所以曹操的表态很明确:
只要自行了断就能保证颍川荀氏继续飞黄腾达。对于荀彧自己而言,毕生功业尽毁,最后的挣扎也是徒劳。自己能做的不过是选择一个体面的死法罢了。
荀彧为何反对曹操称王从古至今许多人谈及荀彧,往往会认为荀彧是忠汉派或者忠曹派。但是无论是持此二者中的任何一观点,都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行为。荀彧只忠诚于自己救天下的理想,汉室、曹操都不过是荀彧实现自己理想信念的工具而已。荀彧不是任何政权的忠臣也更不是任何人的党羽,所以荀彧才会既将曹操比作开创之主又反对其加九锡。
但是荀彧毕竟出身于颍川荀氏,他世家大族的出身就决定了其不可能跳出历史的窠臼,他必然会基于其自幼接受的儒学教育而对汉朝政权抱有强烈的同情,同时又不得不基于现实的考量而对汉朝政权加以利用。
而这强烈的同情出自于历史的惯性,再杰出的英雄人物也无法摆脱。荀彧思想上的痛苦与矛盾来源于其新旧思想的对立,而这一对立也造成了其陷入两难的痛苦,这就是荀彧的真正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