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介绍苏轼
一、苏轼生平导图(略)
二、简介“赋”的体裁特点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⑴读出韵律。赋体押韵如“望﹑章﹑江”,“焉﹑间﹑天﹑然﹑仙”等
⑵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重读。
⑶读出节奏。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⑷读出气势。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节奏一致,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⑸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洒脱)
⑹根据文赋对仗特点背诵相关句子。⑺根据文赋押韵特点背诵句子。总结:《赤壁赋》“以文为赋”的美学特征:骈散结合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第二课时梳理文本整理文言知识点第三课时分析文本体会诗人思想情感一、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逐层分析:
1、乐(1-1)—转悲(2-2)—悲(3-3)—转乐(4-4)—喜(5-5)
二、第一段,泛游赤壁之乐,重在写景。结合诗句说说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乐”?
清风、高山、流水、白露、月色、天光;意境清幽缥缈,朦胧飘逸,宁静自在;抒发了诗人飘飘然无所拘束的心境。
三、第二段为什么转悲?
从歌词和箫声两个角度写出“客人”内心情绪转悲。
歌词中“望美人兮天一方”可见诗人理想失意之悲,结合楚辞风格表现政治理想的坎坷;
箫声借助正侧面描写,以及绘声、比喻、夸张等等修辞表现了箫声“幽咽低回”之悲。
第二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
四、第三段客人回答自己悲情的内容有哪些?有何评价?
一悲:英雄建功立业而今安在之悲,况无所建树凡人之辈更在历史长河中荡然无存;
二悲:何况每个人的人生与天地自然相比又是如此渺小、短暂,无常;
三悲:更何况理想实现不可骤得,只能“托遗响于悲风”!
三悲整体上消极避世,逃避现实,悲观虚无。
五、第四段主人是怎么劝解客人的?
思考:1.这一段中写了哪些事物?2.苏轼说了什么道理?试着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
明确:这一段中写到的事物、阐述的道理如下:水、月、人都是既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的。
问题1:这个“变与不变”的道理是针对第三段的哪一点来说的?
明确:提示从“而又何羡乎”一词入手,针对上文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阐发论述的。
问题2: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长江(长江)的无穷?
明确: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亮有圆有缺。而且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你以为你踏进的是同一条河,事实上,河里的水已经不是你第一次踏进去时的水了,也就是说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从不变的角度来看,虽然月有阴晴圆缺,但是千百年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世界上只有一个月亮。虽然作为个体的人,生命史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所以物与我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史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问题3:作者用什么方法阐述“不变”的观点?
明确:用打比方的论证方法,用水与月的做比,借眼前景来说理。
问题4:除了这个“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外,还有没有别的道理?
明确:“取与不取”的道理。
取不取
清风明月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苏轼虽然也十分渴望高官厚禄,渴望为朝廷效力,可是既没有机会实现,那就不要再强求,不要再因为得不到而郁郁寡欢了。所以他这个时候也想通了,这样“侣鱼虾而友麋鹿”不也能够生活得很快乐嘛。显示出豁达乐观的心态。
说到这里,三处悲伤解决了没有,我们刚才说过,既然世界万物都有不变的一面,物与我都是无尽的,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再去羡长江之无穷了;因为事物也都是在一刻不停变化的,那么英雄不在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也没有必要悲伤了。高官厚禄也许不是“我”应该追求的东西,那就不要强求了吧,还是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悠闲地生活吧,所以也无所谓“壮志未酬”之悲了。所以三个方面的悲都化解了。
问题5: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明确: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表现了作者平静超然的心态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还是积极的。
问题6:如何借水与月说理?
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风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六、怎么看待结尾的“喜”?
第5自然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体现出充分的哲学思考后真正的超越。
七、作者的月夜之游,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
明确:据说,东坡泛舟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即苏子之言,“主”“客”均为作者化身,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变化过程。文中的“客”不一定真有其人。客消极避世的、虚无主义的思想,其实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另一个方面。他劝导客子,其实是在劝导自己。
他们各代表了贬谪黄州后的苏轼思想的一个方面,但最终乐观的一面战胜了悲观的一面。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明确: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八、小结一:理清整篇文章的情感变化
作者先写月夜泛舟游赤壁,饮酒赋诗,作者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而忘却世俗这样一种快乐的心情。再感怀历史人物的兴亡,从而跌入了现实的苦闷,最后通过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这样表达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感情的曲线是乐——悲——乐,那面前面的乐与后面的这一个乐是相同的吗?(前一个是山水之乐,后一个是达观之乐。)俗话说文喜看山不喜平,所以作者在描写的时候也是有起有浮的。小小的一次游赤壁,能写得这样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真的是匠心独运。把景、情、理三者融合为一体,写景在水月流光,写情在哀乐相声,写理在物我无尽。
板书一:
赤壁赋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小结二:写作特色: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1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2.骈散结合,善于取譬的语言特点。本文用散文的笔势笔调,骈散结合,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的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板书二:
景(乐—山水之乐)——情(悲)——理(乐—达观之乐)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即景而议由情入理
九、结束语:
黄玉峰《说苏轼》
与屈原比,苏轼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
与陶潜比,苏轼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
与韩柳比,苏轼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
与李白比,苏轼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
与杜甫比,苏轼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
与程朱比,苏轼多了一分童心,少了几分刻板。
苏轼是中国文人完美个性和品格的化身。
十、写作延伸:
必修二《赤壁赋》练习4:
中国古代有诗文“穷而后工”的说法,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名篇。如何看待“穷而后工”这种现象?你还能从古代文学家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认为苦难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和伟大。古语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一定意义上,苦难的确提升了人的精神品质,增强了人自我实现的能力。但是,苦难并不总是孕育伟大,并不是所有的苦难都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在很多情况下,它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人的创造力。中国的传记作家喜欢描传主的不幸,认为传主越不幸,他们的人格越伟大。最终给人一个印象:这些传主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不是靠他们自身的才华和努力,而是靠苦难本身的孕育。但这无法解释像歌德、泰戈尔这样命运顺遂的天才成功的案例。
上述材料中对于“苦难”的认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字的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素材
1、欧阳修“穷而后工”。
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出自宋《梅圣俞诗集序》:“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2、“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语出杜甫《天末怀李白》
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意谓山精水鬼在等着你经过,以便出而吞食。喻小人毁谤、攻击。
3、司马迁发愤著书说《报任安书》
原文如下: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