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资源目录
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课件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课件
《囚绿记》教学设计
《囚绿记》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诗经.氓》教学设计
《诗经.氓》教学课件
《诗经.采薇》教学设计
《诗经.采薇》教学课件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学课件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学课件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学课件
《短歌行》教学设计
《短歌行》教学课件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教学课件
表达交流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学课件
《直面挫折学习描写》教学设计
《直面挫折学习描写》教学课件
《赤壁赋》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参考了网络媒体等不少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见识一位特别的大师
1.根据课前的学习,说说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黄州赤壁苏轼
由于“乌台诗案”苏轼才与黄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案子的关键词是“冤案,文字狱”。
2.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⑴他是一位旷世奇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书法: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绘画:“朱竹”别具一格;
——文学理论: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
林语堂《神·鬼·人—苏东坡传》评价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方方《喜欢苏东坡(节选)》中说: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其他便都“余词尽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可以说,他是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⑵他命运多舛:一度下狱(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三度贬官(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描绘自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命途多舛,生活坎坷,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反而在遭遇人生挫折期间成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
余秋雨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⑶他的特别的精神世界: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被贬黄州期间,他三赋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前赤壁赋》。
二、吟诵一种特别的文体
1.文体知识
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文心雕龙·诠赋》记:“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由此可见,《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赋是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比等形式,有辞赋、骈赋、律赋、文赋等。赋的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
赋在形式上有三个特点: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排偶和藻饰是赋的一大特征。
内容上的特点: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赋有多种形式: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
赋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
2.播放课文朗诵视频,感知内容,为生字生词正音(见课件)。
3.诵读指导。
这篇课文是一篇辞赋,诵读时要特别注重声韵美。
(1)第一段:
韵脚:前半段无韵,后半段的韵脚依次是“间”“天”“然”“仙”。
句法:“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其余皆为骈句或近乎骈句,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舟”后可断,为两个六字句;“浩浩乎”一句中,去掉第一个“而”(骈体文有些虚词只有辅助作用,常不计入),也可视为宽对。
(2)第二段:
韵脚:有两组:第一组是“光”“方”;第二组是“慕”“诉”“缕”“妇”。
句法:这段开头是散句,次用楚辞句法(与《九歌》中“桂棹兮兰枻”“目眇眇兮愁予”等相似),“客有…其声呜呜然”也是散句,以下都是骈句。
(3))第三段:
韵脚:有五组:第一组是“稀”“飞”“诗”;第二组是“昌”“苍”“郎”;第三组是“东”“空”“雄”;第四组是“鹿”“属”“粟”;第五组是“穷”“终”“风”。
句法:首句及“客曰”中陈述句“顺流而东也”和三个反问句是散句,其余都是骈句。“方其”“况吾与子”是统领字,不计。
(4)第四段:
韵脚:有四组:第一组是“往”“长”;第二组是“瞬”“尽”;第三组是“主”“取”;第四组“月”与“竭”,“色”与“适”交叉押韵。
句法:以散句为主,只有“惟江上之清风…用之不竭”这一段用骈句。
4.指名朗诵课文。
5.齐读课文。
三、读懂一篇特别的文章
1.概括文章五节的主要意思: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2.解读鉴赏课文。
(1)赏析方法:清理每一节的主要要点,理清层次关系,从文中找到原句,并对原句重点字词句进行解释翻译。
(2)第一节赏读。
齐读这一段。
问题:说说第一段写了哪些画面和人物活动?
明确:画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活动: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感受: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3)第二节赏读。
指名朗读。
问题1:写文章讲究承上,哪一句承接上文的“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问题2:本段的悲从何而来?从箫声而来,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潜蛟,泣嫠妇。
问题3:为什么要写歌词?歌词”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暗写苏子胸襟。
⑷第三节赏读。
全班男生齐读。
问题1:找出承上启下的句子: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问题2:“客”的悲又从何而来?
明确:“客”的悲有两层意思:前一层由三“问”组成,先因望月而问“孟德之诗”,次因望地而问“孟德之困于周郎”,最后合问“而今安在哉”,为下文写悲做铺垫。后一层转而说到自己,先突出自己的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不禁悲从中来;后写幻想不能实现(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并以“托遗响于悲风”作结,呼应上文“何为其然也”。
⑸第四节赏读。
全班女同学齐读。
问题:作者因景而乐,因情伤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
明确: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分别从文中找出原句,并翻译)
主要要点:水月人变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不变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承
结论: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总结: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须臾而羡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乐上来了。
⑹第五节赏读。
齐读本段。
问题1:本段的感情色彩是什么?客喜而笑。
问题2: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这种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7)全文小结。
文言知识过关检测(见具体内容课件)。
四、理解一种特别的情理
1.合作探究:夜游赤壁过程中,主客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情感线索:举酒属客扣舷而歌(乐)→客吹洞箫苏子愀然(转悲)→苏子答客风月共适(转喜)→枕籍舟中东方既白(喜)。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2.合作探究:客人因何而悲?这个悲有几层含义?
提示: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这样的悲,用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3.合作探究:如何理解转悲为喜?从中看出作者什么样的人生观?
提示:苏轼针对客人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际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也倾向于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时也保持着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看到了人生的大视野和大境界。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这一道理予以进一步的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更加开阔。正因为这样,第五自然段写客人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主客“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极写游赏之乐,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全文表达作者的情怀和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直面人生;听任天命,随遇而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合作探究: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为什么安排主客答问?
提示:“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通过主客答问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5.合作探究:通过本文的学习,总结文赋的特点。
提示:
⑴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⑵“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美;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⑶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6.延伸拓展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许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他们在寂寞和悲哀中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表现出了积极的人生态度。苏轼更是如此,可以说,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不如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从苏轼面对人生挫折的态度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启示1: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启示2: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要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
……
温馨提示
1.需要资源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