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我跟C,D两位高中生讲苏轼《前赤壁赋》,这是人教版高一上的课文(称″必修上")。以下为力求忠实的课堂回顾。
(一)时空坐标
苏东坡彼时,大宋王朝之外的全世界所有书籍加到一起,都不抵大宋的一半哩(应补充介绍《册府元龟》,《太平御览》,《文苑英华》这三部宋初的百科全书式的类书)。可见当时华夏文明之鼎盛。
我让两位同学列举苏轼作品。C同学一时失忆般零反应,″如果你年轻十岁,我就打你屁股了。"众笑。D同学能完整流利地背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得老师不着调地翻唱了一遍,"流行唱法偏软了,把豪放唱成婉约了。"两位同学加起来仅又及《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寺壁》和那个浓妝淡抹总相宜。
苏轼之前的文学家有谁?
两位高中生列到十人。
其中,或及王安石,老师认为不妥,"是同一个时代的,虽说年长苏轼几岁。比如,鲁迅是老师之前的作家,林语堂呢?中间有时间交集了,人家活到八十年代哩。不过,应该也算老师之前的作家。简单地说,欧阳修是苏轼的恩师,也算同时代人,范仲淹则可以说是苏轼之前。"
C同学有急智,"第五位,范仲淹",众笑。
D同学列举第六位,″元稹",老师失聪。花费了几个来回的沟通交流,"哦,是他。陈寅恪,民国学者的不二代表,晚年眼睛瞎了之后,嗯老师再不注意用眼卫生也有可能会瞎了眼,双目失明了尚有元白诗笺和柳如是别传。他不是谈文学而是通过元稹白居易的诗谈历史。"
世所公认的历代最牛的前五位诗人是谁呢?
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
你看,苏东坡把白居易给挤掉了。其实白居易在唐诗中的小三地位并不牢固,王维和李商隐的粉丝时刻惦记着偶像上位哩。
这五人当中,永远是儿童少年心性的是谁呢?对,李白。
最具老年人的睿智深远及澹泊宁静的是谁呢?是陶渊明。陶诗要到年纪大了才欣赏得来的。你们会"结庐在人间"?不错嘛,标题忘了?没关系,忘了就忘了。老师也是到了这把年纪了才能进入陶渊明的世界。啊哈,叫《归园田居》对不对呢?"(其实是《饮酒-其五》)
屈原呢,可以说未到老年人的状态就自戕了,是以中年人的状态直问生死。杜甫呢,望岳那般的英气一闪而过,他的作品绝大部分以中年人状态示人。只有苏东坡,既有天真童心之作,又有激情澎湃的少年心情之作,更有沉雄厚味的中年之作,还有老年人那般内敛睿智的作品。
总之,到了公元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上下四千年,是该出一个集大成者了,这个人就是苏轼。
(二)大幕开启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古代中国太阳历和太阴历两套历法并行。
二十四节气和在此基础上的一年四季,是太阳历。
朔望月,太阴历。
月出于东山之上:
只是写景吗?
何止写景。
东山何在?黄州其北为大别山,其东数百里近千里到了如今江苏地界了,才有东山。谢东山,谢太傅,大名谢安,隐居东山。淝水之战的统帅,组织者。李白《忆东山》: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谢东山成了有文化有功业者的楷模,形象大使,令李太白倾倒。
苏轼"月出于东山之上",七个字,既是写景,又是对谢安对李白致敬。
徘徊于斗牛之间:
这是南昌所对应的星宿位置啊,分明是在致敬王勃《滕王阁序》。
白露横江:
(应讲:书上说是白茫茫的水汽,固然不错。不过,我们试想一下,白茫茫的水汽为什么不叫白雾呢?)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由此构成深秋的两个节气,白露、霜降。
你们见过露珠吗?D同学没有?你家阳台没有绿叶还是你太懒了未曾早起呀?晶莹剔透的露珠那是透明的,很难说是白色的。快要结霜了才会是白色。我们再看节令,农历七月十六那是初秋,是秋老虎,大概率地还在你们的暑假里头而不到白露节令的。所以说,白露横江,这是在向谁致呢?对了,致敬《诗经》,致敬《蒹葭》。
纵一苇之所如:
"一苇渡江"都不知道?学校老师没讲这个?于是我介绍达摩西来,广州登陆,梁武叶公好龙,达摩继续北上,一苇渡江,嵩山面壁,断臂证道,禅宗初祖,绍及《坛经》(故然《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这里毕竟谈的是长江)。此外,跟达摩相先后的鸠摩罗什,走的陆上丝绸之路到了甘南汉中之地,翻译《金刚经》等,是史上第一号佛经汉译家。玄奘则是史上第二号佛经翻译家,至今《心经》还是玄奘译本。
凌万顷之茫然:
茫然,迷茫之意吗?不不不,这里是长江的江面上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苍茫之感。就好比李白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这种苍茫之感,在我们南方地形逼仄很难体会到的。
你们到过大草原吗?上过雪域高原吗?乐游原上的黄土高坡?小浪底的浊浪滔天?一望无际的黑土地?……这些都应该去走走看看,去感受感受,才会明白什么叫茫,叫苍茫。
接着我讲了两个真实的故事。
海拉儿的月亮比上海的大。
大运河济宁段宽达米惊呆某少年。
冯虚御风,羽化登仙:
这个好懂了,道家路数。
综上,月亮出来了,我驾上一只小舢板芦苇般随风而飘飘欲仙。这个叙述里头,熔儒释道三家于一炉啦。
(三)歌以咏志
苏子之歌,歌词谁创?是的,苏子本人所创。
古代的诗,是可以用来唱的。其实,即便我们的现代汉语,也还具有音乐性。这是全世界的唯一。
桂棹兮兰桨,这是什么调调呢?楚辞的调调嘛。
C同学说,小学时接触过楚辞。《橘颂》吗?老师当场朗诵起来,C同学的记忆里头却又不确了。
你们居然没有见过郑小瑛的指挥?!这个要怪你们的家长了。小白鹭已经是厦门的一张名片嘛,蜚声中外的名片。她的指挥,删繁就简,就是走的一个三角形。咏,叹,顿,三角。楚辞的调调呢,同样是这么个三角形嘛,咏,叹,顿。或曰,起,承,合。
中国古代两大诗歌传统的比较:
《诗经》可以说已经进入我们每个人的血脉当中,已经成了我们的文化密码了,百姓日用而不知了。比如说《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二三其德。嗯,留给了我们这么个成语,(应补充,还有辗转反侧,参差不齐,太多了),这是四个字的节奏。我们至今有多少成语?有人说是一万,也有人说是两万,这要看他怎么编的书,无论如何,书中的成语绝大部分是四个字的,这就是《诗经》的传统。
《楚辞》的影响,似乎在高端。历朝历代的有成就文化人,概莫能外地从《楚辞》当中汲取营养。它对民间,对民族的底座,似乎没有什么影响。不过,这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处于文化断层的错觉。比如,年我奶奶去世,那是有祭这个仪式的,祭文是必须的,村里的老先生写的,我念。印象中,那个祭文,就是楚辞的调调。
击空明兮溯流光:
这一句不简单。
你们两位都看过《哈利波特》吧?咦,D同学你居然没看过那个电影?那我敢断定,你的英语不咋地。一定要去看看,最好是不带中文字幕的。同时也感受它的魔幻。
嗯,击空明兮击流光,这一句,也是魔幻。
现实中,无非是逆流划船嘛,你看苏东坡怎么说?击水,被他置换成了击空明,溯流而上呢,添油加醋成了溯流光。
这么一处理,三维世界,成了四维了。
仿佛在时空隧道中,恍兮惚兮。
(应补充:这个写法,从哪里来?从《庄子》那里来的。)
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人,谁的意象?不错,是屈原的。香草美人嘛。象征什么呢?不错,可以是美好的理想,可以是明君。
天一方,谁的措辞?不错,来自《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老师改天问问东坡先生,"你老人家对《蒹葭》太有感觉了,对此念念不忘的嘛。"
这个感觉,是书写绝笔诗《怀沙》之前的屈原,有失望但是还不到绝望。所以还期盼着美人,期待着自己才华得到施展的那一天。
客人用洞箫和歌。为什么是洞箫?C同学说得太对了!箫声低沉忧郁。牧童的横笛那是少年的欢快,洞箫则是成年人的忧郁愁闷。谁会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D同学你来!对,就是这个感觉。这就是箫和笛的区别。
描摹乐器演奏的,还有哪一首著名古诗?对!是《琵琶行》。那也是绝品。
其声呜呜然。你们要注意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都是用的一个韵,u。有读过《笠翁对韵》还是《声律启蒙》吗?天对地海对风大陆对长空啊。
音韵的讲究,是我们的民族密码了。
你看,好听的姓名,必然是郑小瑛那个美丽的三角形,读音是和谐的。
(四)悲从中来
正襟危坐:
危,高,危楼高百尺。显得郑重其事。
客人真的这么说吗?更有可能是作者自问自答。
"月明星稀":诗意地展开。
跟着语气词,乎,哉,跟着它们走,分作四句。最后用一个悲字,做总结。是的,一,二,三,四,收。而不是一,二,三,四,五。用五来理解这一段,就散掉了。这里我没有多作字面分析,而是反复诵读,让同学们体会行文的连贯与分层。
前人写悲的,有谁?《岳阳楼记》。C能背诵,但不完整。课堂朗读。经典不会因为你的不管不顾而黯然失色,你的远离民族精华又如何规避不肖子孙之名呢?
两个悲,不同在哪里?行文特点又有什么区别呢?
范仲淹是不得志的《离骚》之悲。苏东坡在这里,说的是,即便成就曹孟德的文治武功,又如何?还不是随风而去的梦幻泡影?!这个悲,也就是千年后西方所谓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无意义感无价值感。苏轼提前一千年在这里给他们做经典描述了。
结合苏轼个人经历:同学们知道乌台诗案。政见不同。诗意盎然忍不住私下表之太白附体。交友不慎被人出卖之小人哉沈括。苏轼,用现在的词语来说,可谓保守主义。他反对的是王安石变法中激进的部分。保守主义在拓展进取方面有所不如,却每每有尊重历史积淀深厚的特点。
最值得回味的是,宋神宗一死王安石倒台,司马光得势一刀切地全盘取消新法,相比慈禧太后政变百日维新至少还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后来成了北京大学,司马光反倒不如了。此时苏轼被认为是王安石政敌也被提任为京官,却又反对司马光的这种绝对主义,他认为新法合理有效的部分就应该保留嘛。司马光固执己见。苏轼气得直骂司马牛,"你牛,你执拗"。司马牛,《论语》人物。这回更惨,一直被贬到海南岛去了,当时的九死一生之地。
所以说,这是借客人之口谈自己的感慨,本质上就是自问自答。
(五)无尽以适
怎么答?
以下是全文的重点,关键所在了!
最是关键处:物与我皆无尽也。
我无尽,何解?
太对了!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民族延续薪火相传,以及个体潜能的发挥一切皆有可能。
自我膨胀与自信,又该如何区分?
对应上文的"悲",这里回答是,"适"。
何为适?顺乎大化流行。不悲观,不亢奋,就是顺乎自然规律。
"适"的具体表现还可以是:我们义愤填膺沈括的小人告密卖友求荣行径恨不得食肉枕皮,从"适"的角度来看呢,人家也有其贡献,《梦溪笔谈》保存了毕昇活字印刷的记载。
还可以将"适"的概念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你们这一代比我们艰难的是,我们可以更纯粹地学习傻乎乎地优秀,你们却是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可以折算成分数了,这样子的信息透明化竞争白热化太恐怖了,令人喘不过气来。从"适"的角度来看,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呗,也许可以消灭掉一些焦虑。
这是上下四千年的文化总结,代表着华夏文明的巅峰。
后面一千年,弘一法师说再无高僧,中医也趋于没落,李时珍只不过博物家罢了,已堕温病窠臼鲁迅的父亲被要求找寻成对的蟋蟀,这时中医已然近妖。
从我们开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就是民族复兴之路,是全人类所未曾有过的路。
最后一段。客喜而笑:拈花微笑,佛家路数。儒家路数则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东方既白,太阳升起来了,我们可以去睡觉啦(曹禺《日出》台词)。
年2月18日记
长按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