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读苏东坡传,一首自作诗送给东坡居士
TUhjnbcbe - 2023/5/21 20:19:00

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对苏轼的一生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在佩服苏轼的洒脱时也被苏轼的才华深深折服。

原文

治学有成出蜀川,

忠公奖掖盛名传。

文章畅达先秦韵,

诗裔恢弘后世先。

翰墨天真多妙趣,

丹青顺势本天然。

浮沉宦海心须大,

久伴竹林品自坚。

对酒当歌酹江月,

阴晴圆缺古难全。

宦海沉浮

出川入仕动京师嘉祐元年(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农历虚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年)进京应试。

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欧阳修极为欣赏苏轼,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其母病故,守孝满三年后,应制考试,“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不久其父病故,回乡守孝。可以说入仕前十年,苏轼打响了第一炮,但是还没有在政治上有建树。

2.自请外放离京畿

苏轼在为父亲守孝三年回归京城后,朝野变了,一个叫王安石的变法在朝野上激起了变法派和保守派的纷争,苏轼不像司马光那样坚决反对,苏轼是个“中间派”,不明确反对变法,但对变法的有些做法也是反对的,这就难办了,难容于两党,于是自请外放,开启了苏轼八年的地方官之路。

无论是在杭州还是密州,再到徐州和湖州,苏轼都体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政绩卓著。现在漫步在西湖的苏堤上,隐约间还能感受到苏轼带领乡民疏浚河堤的影子;在徐州也留下了带民抗洪的英雄事迹,不过到任湖州没多久的乌台诗案几乎毁了苏轼的一生。

3.乌台诗案翻云雨

元丰二年(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利用,罗列编制各种罪名。

同年,在湖州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从此苏轼开启了宦海沉浮之路。

4.宦海沉浮了余生

乌台诗案后可以说苏轼的政治生涯就像过山车了,除了短暂的东山再起,不是在贬谪,就是在贬谪的路上。

乌台诗案被贬,初到黄州,自然是不比江浙富庶之地,而苏轼的团练副使,更是一个卑微到泥土的官职,和民兵大队的副队长差不多,连养家糊口都成问题。苏轼也一度心灰意冷。但是,苏轼终究是苏轼,也是在黄州,我们看到了一个洒脱乐观的苏轼,用下贱的猪肉做出了千年名菜东坡肉,也在所谓的“赤壁”留下了千年美文《赤壁赋》,并用一篇《念奴娇.东坡怀古》开豪放派之先河。

也正是有了黄州的经历和心路蜕变,后来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再贬惠州、儋州,最终身逝常州,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在儋州,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在这里即使身过甲子,仍然恪尽职守,开学堂,办教育,兴农桑,在现在的儋州,苏轼仍然留下了很多的印记。

宋徽宗即位后,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年),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在北归途中,身逝常州,一代文豪就此谢幕。

完美文人

纵观天下文人,像苏轼这样全才的几乎没有了。文可承韩柳,词开豪放之风,书画等无不样样精通,成为了文人学习和效法的典范。

1.唐宋八大家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苏轼为我们留下来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贾谊论》、《记承天寺夜游》等等,在现在入选人教版的唐宋八大家文章中,苏轼独占25%!

2.豪放词之先河

在东坡之前,词是“花间派”的天下,不是你侬我侬,就是闺怨宫愁,苏轼一反常态,开豪放派词风。《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更是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篇,当读到“西北望,射天狼”依稀还能感到“老夫聊发少年狂”,而在“三国周郎赤壁”,你依稀能感受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词风对后世的影响颇深,而受影响最深的无疑是辛弃疾了,文史上并称“苏辛”。“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无不有着苏东坡的遗韵。

3.书法四家

苏轼和米芾、黄庭坚还有蔡襄(一说蔡京)并称宋四家,苏轼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流传在世的《前赤壁赋》、《黄州寒食帖》等无不体现出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汪洋恣肆,甚是潇洒。

4.被忽略的绘画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数百年后的明代画家们很多受到苏东坡的影响。

5.如竹子般高洁

苏轼是比较爱惜自己的羽毛的,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穷其一生,虽然好佛不如王维,好道也不穷老庄之意,但始终保持着文人的尊严,就像竹子一样,高洁挺拔,如果说后人景仰苏轼,除了其为官为民,是为数不多的全科文人,更多的是他那种士大夫的精神。

结语

穷其一生,也只能说“对酒当歌酹江月,阴晴圆缺古难全”。苏轼的一生不是完美的,有悲欢、有别离,但无论现状怎样,他都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不是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苏东坡传,一首自作诗送给东坡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