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赤壁之战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曹操的故事
TUhjnbcbe - 2023/5/29 21:2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间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228/4582717.html

诗人故事NO.13

1

建安十二年(公元年)5月,为了肃清袁氏残余势力,曹操远征乌桓三郡。

曹操亲率大军“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行军,曹操部队在一个叫白狼山的地方向乌桓部队发动猛攻,最终斩首了蹋顿,收降了二十多万胡、汉士兵。袁尚等人逃奔割据平州的公孙康。后被公孙康斩杀,并将其首级献与曹操。

曹操得胜回师。

10月,曹操带部行军经过碣石山。

打了胜仗曹操心情甚好,尤其是登上海拔近米的碣石山主峰时,见眼前海天茫茫、巨浪滔天,胸中顿时涌出豪情万丈,诗兴大发,于是便有了那首著名的《观沧海》。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北方的秋天其实是萧瑟的,秋天的海也并不可爱,可在曹大将军眼里,这一切都具有难以描摹的壮美。海天茫茫里,有海岛兀然耸立,冷冽的秋风带起滔天巨浪,丝毫不觉得危苦,反而有勃勃的生机。

你看他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博大的海洋,孕育出了日月星辰,曹操在兼天巨浪里,看到了宇宙最原始的勃勃雄心。当然,这一刻曹大将军的雄心壮志,也足以比肩日月。

只此一句,便何其阔大,又何其浪漫。

2

人生总是苦乐参半,前一年曹操还是春风得意,转一年就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滑铁卢。一场赤壁之败,却是曹丞相此生不可言说的伤,连《三国志》也仅以22字作结: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俗话说,字越少,信息量越大。

短短22字说不尽这其中的谋略与精彩,其中容量,还需要我们细细品。

乌桓之战后,曹操的自信心膨胀到了极点。一回到邺城便开始着手准备南征事宜,他先是自封丞相,从政治上巩固自己的地位;再是杀了当时士族的意见领袖孔融,进一步排除异己;还在邺城修筑玄武池训练水师。

一开始战事还是顺利的,曹军七月南下,八月刘表病死,刘琮上位荆州牧。刘琮不光没有什么能力,还没有什么主见,部下稍稍劝解,便主动投降曹操。不出两月,曹军便兵不血刃占据了荆州。当时刘备依附刘表驻扎在樊城,在曹军进驻荆州后才得知了这一消息,不得已刘备弃樊城难逃。

双方都将目光转向了物资充备的江陵。可惜刘备实力太弱,在长坂坡被曹操打得丢弃妻子。曹军又下一城,占领了富庶的江陵。

3

正当刘备准备西奔投靠老友吴巨之时,被孙权的谋臣鲁肃拦下,一番摆事实讲道理之后,刘备接受了“放手一搏”的建议,前往东吴与孙权共谋抗曹大计。之后,这场精彩结谋里的另一个核心人物——诸葛亮,“祭出”了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因势利导,居然让孙权心甘情愿的与几无立锥之地的刘备结盟。

无论是单挑孙权还是刘备,曹操都能稳操胜券。可有时候1+1不仅不等于2,还有可能大于2。孙刘结盟的那一刻起,盟军便拥有了人和的先机。擅于陆地作战的曹军又是远距离南征,又是水上作战,本就失了地利,再加上天时的加持,这一场失败早已注定。

建安十三年(年)十二月,曹军从江陵顺流而下,孙刘联军从樊口逆流而上,两军遭遇在赤壁,曹军由于水土不服已经大面积感染瘟疫,狭路相逢曹军败。曹操退军到赤壁对岸的乌林。不知道当时曹操是怎么想的,他把所有战舰锁在一起。这个时候,那个自愿挨打的黄盖出来献计:敌众我寡,难以持久,但曹军既然船舰首尾相连,不如一把火把他们烧了。

周瑜欣然采纳,于是就有了黄盖诈降火烧赤壁的精彩战绩。当时刮着东南风,火势之猛连陆上的营地也烧起来,曹营一时变成人间炼狱。曹操狼狈撤退,撤退之前他把剩下的船也烧了。所以说曹操的成功不是没有原因,即便在最仓皇的时候也不失冷静,即便败北也绝不给对手留下一点战利品,要知道对当时的孙、刘军队来说,武装齐备的船舰可是最好的战利品。

断尾求生、武断果决,真是绝对的狠人。

4

曹操一败涂地,想来这是他一生最不堪的时候,伤到连回忆都不敢有。

《三国志》这一段后还有一句: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赤壁一战,刘备成了真正的战争暴发户,瞬时拥有长沙、武陵、桂阳等大片土地,后来又西进成功,突突了益州土著刘璋,完整建立蜀地王国。

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局面以此战定章。

赤壁之战着实精彩。

虽然现实没有罗贯中演义的那般恩怨情仇跌宕起伏,但这其中的所有参与者都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一起勾画了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其中有鲁肃的低调睿智,有诸葛亮的审时度势,有孙权的深谋远虑,有刘备的权衡利弊,有周瑜黄盖的珠联璧合,有周郎的雄姿英发,有曹操对孙权的惺惺相惜,还有那一把来得莫名其妙的东风。这里没有阴险狡诈的阴谋,只有坦坦荡荡的阳谋,所有人都只是在小心称量人性的底线,坦然筹划着结盟的界限。

世界本当如此,为利生与死,亦不忘本色。

5

年,赤壁之战前,曹操还写过一首著名第二的《龟虽寿》: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可以说是曹操对他一生戎马最真切的总结,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人到暮年,对万事万物有着不一样的体会,所以全诗诗情与哲理交融,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价这首诗:“名言激昂,千秋使人慷慨“。而我想说的是,一句”志在千里、壮心不已“,却是道出了一个三国时代。

曹操的诗就是风云三国的代言。

汤汤岁月,所幸有了一个爱舞文弄墨的曹丞相,让我们可以感同三国的华章和风采。通过一首首铿锵有力的乐府音律,我们可以跨越千年的时空,眺望属于那个时代的澎湃激昂。与群雄对话,感受他们的雄心壮志和万丈豪情;感受他们桃园结义的侠肝义胆;感受他们千里单骑的孤独决绝;感受他们全情交付的赤子之心;感受他们家国天下的浩瀚情怀;在历史的厮杀声中,感受那一股直冲云霄的浩瀚正气。

越千年,风骨不殇。

未完待续,下一节。

往期回顾:

官渡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吗|诗人故事之曹操(10)

吃饱了,才有力气干革命|诗人故事之曹操(9)

1
查看完整版本: 赤壁之战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曹操的故事